List of Monumental sculpture projects 2015

  • 1 http://swannbb.blogspot.fr/2015/02/sunday-robot-play.html
  • 2 http://shuengitswannjie.blogspot.fr/2015/02/interactive-reading-room-tea-house-2015.html
  • 3 http://swannbb.blogspot.fr/2014/06/neo-ming-bed-luxembourg.html
  • 4 http://swannbb.blogspot.fr/2013/02/yuzi-paradise-tell-moon.html
  • 5 http://swannbb.blogspot.com/2011/09/12th-changchun-international-sculpture.html
  • 6 http://www.saatchionline.com/Shuen-git

Tuesday, 27 January 2015

On community art >>> 深圳何香凝美術館



評因地制宜

已舉辦至第六屆的兩岸四地藝術交流計劃,每屆均邀請到深圳、澳門、台灣及香港的策展人與年青藝術家作藝術文化交流及參與展覽,在整整一年的計劃中,作品分別會在四地的展覽館展出,以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作最後一站。這項由圳何香凝美術館發起的交流計劃,每次都會設定一些具體的交流與策展策略,如上屆的「交叉口.異空間」,在主題上則是探討全球化與在地化下受到異文化衝擊與磨合。今屆的主題為「因地制宜」,或可理解成強調創作中的地方性,以及地域異同,據主策展人馮博一所言,希望藝術家與策展人按四地「不同歷史、記憶、現實認知、判斷、甚至想像,進行『就地創作、就地展示』」。作品會因應不同的地方與場地而不斷改變原有的作品內容,即是說,作品或創作處於一個不斷累積過程

與上屆展覽的最大分別,是今年換上了一批較為年輕的藝術家參與,而圍繞地方性的主題也能在作品中彰顯出來,而非毫無關聯紛亂地各自表述。按作品的內容而言,或純粹單獨看一件作品的時候,不少作品也能展示出當代藝術中處理手法的不同面向,亦有作品不泛其可觀性:如香港李天倫的作品《發展中的音域》(2014)及林欣傑的《城市密碼:漫游者雕塑》(2014),兩人以城市作為研究對象,前者收集發展城市中的聲音,後者則從城市中採集數據,兩人同是將研究考驗後得出來的數據,再透過科技及藝術的處理手法轉化成可視的藝術形式;有些藝術家則會利用實際搜集回來的材料創作。如大陸的陳蔚《拾荒者筆記2014》(2014)以個人的經驗出發,創作者從不同地方的廢墟中搜集當地棄置物品,然後堆砌重組一組具美學價值的裝置、台灣趙陸的《一分為三》(2014),將不同地域中的紙幣作為創作素材發展成不同的作品,創作者成為一個旁觀者的角色,透過紙幣(經濟)回應當地的特有歷史;而張文超與洪強的作品亦以小食亭及都市結構為題,透過如融入水墨、錄像、新媒體等複合的藝術手法,轉化而結構完整的作品。

然而,如將焦點放在展示的層面上,作品數量與比例對美術館而言到底也是個考驗,基於展場的間隔不算是「白盒子」的類型,能作展示作品的空間亦不算大,作品需分佈到徐展堂樓與馮平山樓兩幢展場中,以馮平山樓為例,風格屬古典的一類,作品旁則是以文物為主的常設展,其實對這一類屬於當代藝術範疇的作品,與文物及周遭環境的關係不大,也沒有前設會跟文物等作對話時,其效果便顯得有點尷尬。如李根在《在同而異同間‧在機率和非機率間》(2014),作品利用刮刮卡與遊戲來表達地域上語言的差異,作品以較為通俗的表達加上遊戲的成分,在古雅的馮平山樓實際上有點格格不入。相對來說,徐展堂樓則少了一份格格不入的觀感,但卻衍生出空間不足的問題,因不少作品也需要較大的展示空間,如馬永峰的《分離的海洋》,不談作品的好壞,作品以尋常的紙皮箱不尋常地盛滿著帶有瀝青的海水,這種對立的矛盾關係其實適合一個獨立的空間來表達作品的視覺張力,可惜基於空間所限,結果聯同幾位藝術家的作品一同放置到大展廳中。

當然,作品受到展示空間所限而未能達到最佳的呈現效果也不算新鮮事,只是這次的展覽這方面的問題比較明顯。而縱觀這次交流計劃,作品的創作取向比較類近,縱然你可能會質疑有些作品的內容,或是創作上的處理手法不夠成熟,但可以肯定的,作品與主題的配合比上屆來得準確,也沒有太多失焦的情況發生。如果能單獨來看作品的時候也不失其可觀性。但作為一個舉辦了六屆的交流計劃而言,其主題往往都要從較為宏觀百搭的母題上。還看2012年「四不像」中策展人互換,或是今屆整年的持續創作都是個不錯的點子。事實上,我們的眼光應否放眼到作品以外的事情上,期望這項交流有更多的可能性。譬如它是否需要一個富持續性去討論或發展的命題?或可否有系統地呈現出某一地域中藝術獨有的視野與圖譜?如交流僅僅是各人各地聯展式的各自表述,這類型的展覽或交流計劃就只會變得五十年不變。

(原文載art plus, issue 39 (01-2015) p86)

No comments: